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玫[1] 郭镇之[2] 

机构地区:[1]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院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11-17,共7页Journalism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项目(05JZD00025)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和保持本土文化身份时的困境。中国在保护文化身份方面的努力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的中央集权式控制构建统一的民族文化;另一种是通过基层的传播和草根式的努力保存传统和本土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来自政府和草根阶层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会不谋而合。在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又各自为战,甚至产生一定的冲突和论争。当代中国人对文化与身份多样性的追求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重新发现和重申已经被国家追求发展的战略边缘化和未被官方版本的"民族文化"认可的中国遗产中展示的草根需求和民间努力。作者认为,这样一种基于本土的需求和基层的努力才是保护和复苏中国文化的关键。

关 键 词:全球化 中国文化 文化多样性 方言 

分 类 号:G229[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