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形象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一兵[1] 

机构地区:[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文化基础教研部,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术交流》2008年第10期172-174,共3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狐女意象起源于原始初民的自然崇拜,上古时代多带有神灵色彩。汉魏六朝由崇拜极致过渡到渲染其惑媚之力,从神灵之狐转化为妖兽之狐,至唐代渐融入人性成分,但人性与妖性并存。他对狐女形象进行了全新的改造,蒲松龄笔下的狐女体貌美,才智美,性情美,这种美集中并且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美,深刻体现了人们对人性美特别是女性美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已经远远不再是传统中的狐女了,她们已经升华为人性美的化身,这也使得狐女形象第一次从普通的市民阶层的传奇故事中走到高贵的文学殿堂。

关 键 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狐女形象 

分 类 号:I207.41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