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血液稀释并中度低温期不同流量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法 欧亚林 程磊 李俊 袁宏祥 

机构地区:[1]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出  处:《山东医药》2008年第34期100-101,共2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双瓣置换术30例,采用深度血液稀释建立体外循环(CPB),降温至鼻咽温(T)26℃稳定3 min后,分为高(H)、低(L)两组流量转流各15例,复温后L组可适宜增加流量,H组各期保持高流量不变;33℃时开放主动脉,视心功能情况适时停机。于CPB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血乳酸(Lac),同期记录T、流量(Q)、静脉血氧饱合度(SvO2)。结果低温期两组SvO2均可维持于正常水平,但H组明显升高(P<0.01);复温后两组SvO2均下降,主动脉开放时L组显著低于H组(P<0.01),一直持续到停机时(P<0.05);CPB开始后两组血Lac水平呈累积性升高,复温后H组上升速度明显减慢(P<0.05)。认为深度血液稀释并中低温CPB全程采用高流量灌注更加合理。

关 键 词:血液稀释 体外循环 温度 

分 类 号:R457[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