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营分离制度在我国新闻业出现的社会背景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健[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0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XWC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编营分离制度在我国提出的社会语境与功能预期。编营分离制度的变迁主体主要是政府,也有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应合"或"实践自觉",一定程度上是"上""下"共同选择的结果;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闻业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矛盾以及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在新闻生产中的相互博弈,成为编营分离制度出现的现实语境;引进编营分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新闻传媒原有的事业性质,又实现了传媒在竞争态势下的利润和效率要求。

关 键 词:新闻业 双重属性 编营分离制度 

分 类 号:G21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