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相春 吴以岭 高怀林 西广成[2] 陈静[2] 谷春华 陈建新[2] 袁国强 贾振华 魏聪
机构地区:[1]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049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10期29-32,共4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5CB523301)
摘 要:目的: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脑动脉硬化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脑络瘀阻四诊资料,将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25例和考核组108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2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症状信息,归纳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临床实际的基本证型,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建立诊断阈值。结果:脑络瘀阻存在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以络气郁滞和络气虚滞为基础证候,同时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经108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调查和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建立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 类 号:R241[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277.7[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15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