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比较——附400例分析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燕妮[1] 黄守国[1] 王爱丽[1] 云红叶[1] 林丽香[1] 林玲[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妇产科,570208

出  处:《新医学》2008年第10期673-674,691,共3页Journal of New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扩张宫颈等临床效果。方法:400例有手术适应证且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A组予利多卡因行子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B组予丙泊酚行静脉注射麻醉;C组予哌替啶与异丙嗪联合静脉注射麻醉;D组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比较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宫颈松弛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4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从低至高依次为B组、C组、A组、D组,B组达到100%显效。A、C组的宫颈松弛率均明显高于B、D组(均为P<0.01),而B组的宫颈松弛率高于D组(P<0.05)。A组、B组、C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均比D组低(均为P<0.05)。A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1%),吸宫不全2例(2%);D组发生子宫穿孔4例(4%),吸宫不全8例(8%)。B、C组均无发生子宫穿孔及吸宫不全。4组的术中出血超过20m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利多卡因、丙泊酚、哌替啶加异丙嗪的麻醉镇痛方法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以异丙酚静脉注射镇痛效果最佳,哌替啶加异丙嗪或利多卡因对扩张宫颈的效果最好。

关 键 词:人工流产 镇痛 利多卡因 丙泊酚 哌替啶 异丙嗪 扩张宫颈 

分 类 号:R169.42[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169.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