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雪梅[1] 陈悦[1] 侯敏敏[1] 郄明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41

出  处:《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又名黄藤、断肠草,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为驱风、杀虫、解毒。清朝赵学敏(1765年)所撰《本草纲目拾壹卷七藤部》中,对雷公藤的形态、性能及药理作用均有详细记载,是我国民间常用驱虫药。由于其在治疗人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良好疗效,而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疗效与剂量相关,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雷公藤的范围逐渐扩大。近年的研究发现,雷公藤有抗炎、免疫拟制、抗生育、抗肿瘤、抗菌活性。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碱等。

关 键 词:雷公藤内酯醇 抗肿瘤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 肾小球肾炎 雷公藤属 本草纲目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R979.1[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