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善浦 吴月超 董虹[1] 吴叶健 万玲燕 李素琴[1]
机构地区:[1]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317600
出 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年第5期483-484,共2页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VKD)情况及新生儿期后维生素K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74例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用双夹心ELISA法测定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所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水平,PIVKA-Ⅱ阳性者分别在1个月、2个月时再次检测PIVKA-Ⅱ,并观察临床出血情况。结果74例新生儿PIVKA-Ⅱ阳性率为44.6%(33/74),25例在维生素K干预后1个月血浆PIVKA—Ⅱ均有不同程度降低。10例转为阴性;2个月时,PIVKA—Ⅱ明显降低,又有6例转为阴性。25例均未发现出血症及其他严重疾病。结论新生儿和小婴儿普遍存在亚临床VKD,生后一次维生素K干预不能完全预防晚发性VKD。婴儿出生3个月内应给予持续维生素K干预。
关 键 词: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所诱导的蛋白质 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 婴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