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BV的检测及雏鸭感染试验的探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鸿燕[1] 张凌[1] 李莉[1] 孙华明[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出  处:《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550-552,共3页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建立特异、敏感、方便的鸭乙肝病毒(DHBV)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免疫电镜、PCR、组织原位杂交及ELISA等技术观察病毒的颗粒形态及表面抗原与DNA的活性,并通过静脉途径感染一日龄麻鸭,了解动物感染实验的规律。结果:透射电镜下,DHBV约为40nm大小的圆形颗粒,其包膜完整、清晰,有的颗粒还见明显的多刺状核壳体;所选用的引物,能使DHBV阳性样本的DNA扩增产物电泳区有一232bp的条带出现;光镜下DHBV阳性肝组织的原位杂交片中多处呈现明显的阳性显色区,区域内主要为肝细胞结果;DHBV的感染性越高,雏鸭被感染的比例就高,且指标转阳的时间越短;感染潜伏期约为7~21d。结论:研究所涉及的4种检测方法均有特异、敏感的特点。

关 键 词:鸭乙肝病毒 DHBV 雏鸭 感染 实验 

分 类 号:R373.21[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