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冼明健[1] 袁莉[1] 江先娣[1] 蓝崧[1] 杨职[1] 雷建明[1]
出 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8年第9期56-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对比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年龄/〉60岁)186例随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联合组,每组62例。抗凝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2.5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抗血小板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100mg/d;联合组联合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主要终点指标是出现缺血性卒中、严重出血、动脉栓塞表现。比较三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症状及体征,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凝组发生缺血性卒中3例(4.84%),抗血小板组11例(17.74%),联合组2例(3.23%),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抗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血流动力学及缺血性卒中症状、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联合组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预防中,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而且较安全。
分 类 号:R541.7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43.3[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1.9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