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愉乐[1] 齐欣[1] 宁漱岩[1] 赵毅[1] 乔伟松[1] 李叔强[1] 杨晨[1] 冯卫[1] 刘建国[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二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第11期919-9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记录骨折形态、粉碎程度和手术方法,同时量化骨折位置,观察骨不连发现时间和表现形式。结果本组11例,克氏针内固定术后6例,记忆合金内固定术后2例,钢板内固定术后3例。其中6例有明显的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5例没有明显症状;6例症状性骨不连患者均出现内固定失效。均为萎缩型骨不连。11例患者骨折线距锥状结节1.69~2.75cm,均为粉碎形骨折,平均骨折块2个。结论骨不连的发生多在锥状结节内侧1.69~2.75cm之间。骨不连的发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钢板内固定骨不连发生率较克氏针内固定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