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愉乐[1] 齐欣[1] 宁漱岩[1] 赵毅[1] 乔伟松[1] 李叔强[1] 杨晨[1] 冯卫[1] 刘建国[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二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第11期919-9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记录骨折形态、粉碎程度和手术方法,同时量化骨折位置,观察骨不连发现时间和表现形式。结果本组11例,克氏针内固定术后6例,记忆合金内固定术后2例,钢板内固定术后3例。其中6例有明显的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5例没有明显症状;6例症状性骨不连患者均出现内固定失效。均为萎缩型骨不连。11例患者骨折线距锥状结节1.69~2.75cm,均为粉碎形骨折,平均骨折块2个。结论骨不连的发生多在锥状结节内侧1.69~2.75cm之间。骨不连的发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钢板内固定骨不连发生率较克氏针内固定低。

关 键 词:锁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骨不连 

分 类 号:R686.3[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3.4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