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和基因型条件下水稻植株的糖氮比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勋[1,2] 朱练峰[3] 戴廷波[2] 姜东[2] 曹卫星[2]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3]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出  处:《中国稻米》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China Ri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3009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209030)

摘  要:以日本和IRRI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抽穗后营养器官非结构性碳含量(NSC)、碳氮比(C/N)的变异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NSC和C/N的主导因子,齐穗期NSC和C/N在两生态点间的差异很小,而灌浆期和成熟期丽江点的NSC均极显著高于南京点;灌浆期南京点的C/N值显著高于丽江点,成熟期则为丽江点显著高于南京点。齐穗期营养器官NSC和C/N比与结实率均呈极显著二次曲线相关,且当NSC在14%左右时结实率较高;齐穗期C/N与产量均呈二次曲线相关,C/N值在9~14之间产量较高。

关 键 词:水稻 生态环境 基因型 产量结构 非结构性碳 碳氮比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S6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