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发展栽培渔业的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洪林[1,2] 陈嶙[2] 王志坚[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都匀558000

出  处:《重庆水产》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CHONGQING FISHERIES

摘  要:1栽培渔业的涵义 “栽培渔业”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最早是在1963年提出来的,同年在濑户内海首先实施,意在通过人为努力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幼苗,让经济动物种群丰富起来,从而获得持续高产。栽培渔业的科技含量很高,要求较高的技术支撑、严格的管理措施、严密的监测体系和科学的捕捞手段等;主要实施环节包括增殖对象(品种)确定、优良亲本的培育、受精卵采集、种苗(含天然种苗)生产、中间培育、放流、资源管理、管理中的鱼类保护、结果评价等。

关 键 词:栽培渔业 三峡库区 海洋生物资源 资源管理 中间培育 鱼类保护 动物种群 科技含量 

分 类 号:S968.251[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F331.364[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