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泉声[1] 张荣棠[2] 董新民[1] 张晓琼[1]
机构地区:[1]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生理研究室,四川成都610031 [2]原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重庆630000
出 处:《四川中医》2008年第11期117-121,共5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镇痛与电针感和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选择头、颈、上腹3个部位(穴位)用K+透入法致痛,以痛阈为指标,取单支裸端绝缘毫针和由电针仪输出的60Hz连续脉冲波,分别刺激感觉机能正常及分离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观察痛阈变化,检测穴区浅、深感觉机能和针感反应,根据效应——针感——感觉机能关系,分析和识别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结果:在感觉机能正常部位,分别电针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都产生明显镇痛作用。在感觉机能分离部位,电针深痛觉存在、深压觉缺失穴区的深部组织,或痛觉存在、触-压觉缺失穴区的皮肤组织,亦均出现明显镇痛效应;感觉机能反之者,电针则不能改变痛阈水平,即不能引起镇痛反应。结论: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关 键 词:电针镇痛 穴位物质基础 深部痛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分 类 号:R240.0[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