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美兴[1,2] 张洪亮[1] 张冬玲[1] 潘大建[3] 李道远 范芝兰[3] 齐永文[1] 孙俊立[1] 杨庆文[5] 李晨[3] 李自超[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北京100193 [2]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640 [4]广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宁530007 [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22期2768-2775,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4CB11720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以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号:111-2-03)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36对SSR引物及88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分析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在地理上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果表明,广东普通野生稻等位变异数最多,占全部变异的84%,其次是广西.基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和云南.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经纬区间及县市的分布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有两个遗传多样性中心,分别位于广东的博罗、紫金、陆丰、海丰、惠东、惠阳一带以及广西的邕宁、隆安、来宾、贵港一带.通过主坐标、UPGMA聚类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发现,云南、湖南、江西和福建的普通野生稻各自分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而海南、广东和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存在隔离的前提下,自然选择是造成中国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直接动力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