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系,天津300071
出 处:《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12期35-39,共5页Bulletin of Biology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No.2007AA10Z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670193)资助项目
摘 要:建立了一个综合利用CaMV 35S::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水平、表达位点和表达率来评价大豆转化效率的检测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分别以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科丰6号"、"合丰35"、"中黄13"和"垦农18"的子叶节和胚尖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的2种不同转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化方法对大豆的品种要求不同,"科丰6号"和"合丰35"2个品种适合子叶节转化法,而"中黄13"更适于胚尖转化法。大豆萌发培养基和共培养基对转化频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低6-BA的萌发培养基和高6-BA的共培养基配合、或者高6-BA的萌发培养基和低6-BA的共培养基配合使用适合"科丰6号"子叶节转化法,而"中黄13"胚尖转化法要求萌发培养基和共培养基中的6-BA浓度都较高。另外,在子叶节转化系统中,6 d苗龄的子叶节共培养3 d 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较高,而在胚尖转化系统中大豆的萌发时间对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胚尖与农杆菌共培养较宜的时间为5 d。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