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志明[1] 刘正云[1] 唐明远[1] 蒋志强[1] 李战杰[1]
机构地区:[1]中原油田采油三厂
出 处:《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第22期78-78,共1页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摘 要:明一块1982年投入开发,1985~1987年大力实施转注、补孔合采等措施,采取了“分注合采”、“合注分采”的方式实现了三年的高产稳产。但由于注采井段长,注水强度大,层间矛盾开始暴露。1987年末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率4.2%,自然递减也高达20%以上,开发效果变差。1990~1994年开展了细分层系建立二下三上差层井网的尝试,但开发层系依然较粗,单层注水厚度在15~20米、层数在8~15层之间,主力层出力,差层水驱动用程度低;同时1994年以来由于事故井不断增加,分层开采逐渐被分注合采代替,2006年区块开发效果明显变差,自然递减25.65%,含水上升率2.78%。针对油田存在的问题,2007年明确以提高差层动用为主的开发思路,提高井网对剩余油控制程度为目标,在构造复杂区、井网损坏区以及同一套层系内、砂组、小层间寻找剩余油潜力,通过大修下四寸套、换井底、转注等手段在井网损坏区、注水未波及的滞留区建立局部差层井网,同时综合应用分注与挤堵相结合、重炮与酸化相结合,打塞与增压增注相结合等配套技术达到水井差层注进水,油井差层生产,真正实现层间转移,达到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关 键 词:极复杂断块 剩余油研究 分层动用程度 注采井网 自然递减 综合递减
分 类 号:TE357.6[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S565.1[农业科学—作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