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离辐射处理整臂易位系成熟雌配子诱导外源染色体小片段易位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升位[1] 陈佩度[1] 王秀娥[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8年第3期215-220,共6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270827);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批准号:B08025)资助项目

摘  要: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培育小片段易位,特别是中间插入易位,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外源有益基因.已报道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大多数属于整臂易位或大片段易位.本研究以60Co-γ谢线(剂量率:1.6Gy/min,三种剂量:16.0,19.2和22.4Gy)处理整臂易位系的成熟雌配子,随后选取适龄穗子去雄套袋,2~3天后再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的新鲜成熟花粉授粉.通过M1植株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从534株M1材料中检测到97株涉及6V染色体短臂(6VS)的小片段结构变异,包括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染色体80条、末端易位染色体57条和6VS缺失55条.在22.4Gy处理中这三种结构变异的诱变频率分别为21.02%,14.01%和14.65%,远远高于已报道的结果.获得了涉及146条6VS小片段结构变异的74株M1材料的回交种子.M1植株中的小片段结构变异可通过回交传递给后代.利用电离辐射处理整臂易位系成熟雌配子是一种高效诱导染色体小片段结构变异、特别是中间插入易位的新方法.

关 键 词:成熟雌配子 小片段易位染色体 小麦(Triticum aestivum)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 类 号:S512.1[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0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