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毒害有机物生态风险评价的(Q)SAR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景文[1] 李雪花[1] 于海瀛[1] 王亚南[1] 乔显亮[1] 

机构地区:[1]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连116024

出  处:《中国科学(B辑)》2008年第6期461-474,共14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批准号:2006CB403302)资助项目

摘  要:有机物结构-活性关系(SAR)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技术(合并简写为(Q)SAR技术),在毒害有机物生态风险评价中,可以发挥弥补基础数据的缺失、降低昂贵的测试费用、减少动物实验、评估数据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Q)SAR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目标导向性和应用性、多学科集成性、智能性三个特点,并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已经将该技术用于有机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工作中.本文总结了(Q)SAR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面向生态风险评价的(Q)SAR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模型预测的环境指标的确定,实验数据的选择方法,建立简单透明、可移植性好并可进行机理解释的(Q)SAR模型的数学方法;重点总结了模型应用域的定义与界定、离群点的诊断,并从模型的拟合优度评价、稳定性分析和预测能力评估三方面介绍了模型性能评价方法.本文对于促进面向毒害有机物生态风险性评价的(Q)SAR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Q)SAR 生态风险评价 应用域 稳定性 预测能力 

分 类 号:X820.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