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宝梁[1] 周丹丹[1] 朱利中[1] 沈学优[1]
出 处:《中国科学(B辑)》2008年第6期530-537,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704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05-0525)资助项目
摘 要:以松针为生物质代表,通过控制不同炭化温度(100~700℃),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碳质吸附剂,表征了其结构和表面特征;以4-硝基甲苯为目标,探讨吸附剂在水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机理及与其结构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制备经济高效吸附剂和预测其吸附性能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物碳质吸附剂的芳香性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极性指数((N+O)/C)则急剧降低,逐渐从“软碳质”过渡到“硬碳质”,同时其比表面积则迅速增大.生物碳质吸附剂对水中4-硝基甲苯具有强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N指数和1gKf与其芳香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描述了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对生物碳质总的吸附作用的贡献.表面吸附的贡献量随炭化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表面饱和吸附量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呈良好的线性正关系;硬碳质吸附剂的最大表面吸附量(Qmax,SA)与理论计算值(2.45μmol/m^2)相当,而软碳质吸附剂的Qmax.SA值则高于理论值.生物碳质的分配作用(Kom)取决于分配介质与有机污染物的“匹配性”和“有效性”,Kom值随(N+O)/C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关 键 词:生物碳质吸附剂 有机污染物 分配作用 表面吸附作用 废水处理
分 类 号:X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