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文红[1,2] 杨元合[1] 贺金生[1] 曾辉[1,2] 方精云[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深圳518055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8年第1期84-92,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211016,40021101和30700090)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实际观测的113个地面数据,估算了内蒙古温带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大小,揭示了其空间分布和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3种草地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革甸草原)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6.6,133.4和196.7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01.0,688.9和1385.2g/m^2;(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种草地具有相似的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总体上,温带草地表层(0~10cm)地下生物量约占总地下生物量的一半;(3)降水是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降水关系密切,而受土壤质地和草地类型的影响较弱.

关 键 词:温带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空间分布 垂直分布 降水 

分 类 号:S812[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S513[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