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假阳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佩文 

机构地区:[1]嘉善县妇幼保健所,浙江嘉善314100

出  处:《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第12期113-11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中未通过的原因。方法应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05年7月-2007年2月在我所入幼体检的1836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入幼体检当日,进行TEOAE测试。对"未通过"者,在去除原因1个月进行第二次TEOAE测试。复筛仍"未通过"者,转往嘉兴听力诊断指定医疗机构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做诊断性检查来评估听力水平。结果接受初次筛查的1836例学龄前儿童。其中1670例通过了初筛,通过率91%。初筛未通过的147例,在1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通过128例,通过率为87.1%。复查仍未通过的19例,其中4例已经确诊为听力损失。在1836例学龄前儿童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21%。另有15例在随访中,尚未诊断。初筛的假阳性率占8%。结论总结听力筛查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归纳OAE的优势和不足。

关 键 词: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假阳性 

分 类 号:R76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