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磊[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武汉430030
出 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年第12期766-7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摘 要:肌电描记术(electromyography,EMG)是国外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的劳动生理学测定方法,尤其用于劳动负荷的评价、肌肉疲劳的研究以及工效学设计。由于仪器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劳动卫生领域很少使用这个方法。肌细胞去极化至临界值会随膜通透性变化而产生动作电位,将电极置于肌肉内(内置电极)或皮肤表面(表面电极)可测得电位,该测定方法称为EMG,或肌电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Piper1909年发现肌肉疲劳时,肌电的低频成分增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