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骨化性肌炎的预防及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燕玲[1] 郑雪红[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杭州310009

出  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摘  要:骨化性肌炎最早由Guy Patin于1692年提出,1868年由Von Dusch命名。其实质是一种异位性骨化,是发病机制不明的少见的良性局限的骨化的软组织肿块,是肌肉及其邻近结构的局限性的、含有非肿瘤性的钙化和骨化的病变。脊髓损伤后骨化性肌炎据研究报道其发病率为10%-53%,脊髓损伤患者的异位骨化属于神经源性,好发于髋关节前方,也可发生于膝、肩、肘关节等处。严重的骨化性肌炎可以限制关节活动,

关 键 词:脊髓损伤患者 骨化性肌炎 康复护理 预防 异位性骨化 软组织肿块 发病机制 邻近结构 

分 类 号:R651.2[医药卫生—外科学] R685.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