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葛万藻与腕足动物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冉[1] 龚一鸣[1,2] 曾剑威[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物遗迹与沉积矿产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焦作454003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12期1514-1520,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批准号:40621002);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546);“111”项目(编号:B08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01,40802005,40472020,40730209);中国石油化工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ZS-319)资助

摘  要:对广西桂林杨堤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剖面连续高密度取样磨片,在显微镜下分别统计腕足动物和葛万藻在薄片中所占面积百分比,以此作为其丰度变化的指标.研究发现,腕足动物与葛万藻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腕足动物的掘穴、觅食等活动对葛万藻的生长起破坏作用,当腕足动物繁盛时葛万藻的数量将会大幅下降,但两者之间并不仅仅是生存竞争关系.葛万藻繁盛时通过光合作用大量释放氧气将会缓解水体缺氧状况,在下Kellwasser贫氧事件中对腕足动物的生存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使得腕足动物丰度上升.丰度增加的腕足动物反过来又压制了葛万藻的生长,造成葛万藻数量锐减.而在缺乏葛万藻改善水体含氧量的情况下,腕足动物在上Kellwasser层的缺氧事件中也受到重创.腕足动物和葛万藻分别作为后生动物和地微生物的代表,在晚泥盆世F-F大灭绝事件中表现出的这种复杂关系对研究地质历史转折期后生动物与地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关 键 词:腕足动物 葛万藻(Girvanella) 缺氧 晚泥盆世 F-F大灭绝 华南 

分 类 号:Q91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