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代谢研究在解析砷毒性作用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贵范[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110001

出  处:《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年第1期1-2,共2页Chinese Jouranl of Endemiology

基  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3064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106804)

摘  要:无机砷(iA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除职业接触和少数因不当燃煤污染接触外,主要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引起慢性砷中毒。全世界约有2亿人的健康正处于饮水型高砷暴露的威胁之下。到目前为止,砷中毒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砷的毒性作用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太大,对砷中毒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严重滞后。在砷的耐受性上.大鼠和小鼠长期饮用含砷100mg/L的饮水,

关 键 词:砷化物 代谢 毒性作用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