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恒春[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47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26-27,25,共3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其中财产性收入比重逐渐加大。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使得财产性收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财产性收入及其属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所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实物和实业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投资获得的剥削收入有着本质的区别。现时代我们要鼓励发展和保护人们的财产性收入,有效消除贫富分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