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改编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叙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林侠[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艺术广角》2009年第1期7-10,42,共5页Art Panorama

摘  要:从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电影改编具有重要意义,商业电影的改编尽管注重题材的超现实性,但隐藏不住现实逻辑与交换原则;注重突出当代社会的精神困境、表达人性主题的文艺片,则大抵将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进行主观变异,使之成为抽象的文化编码;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以《我的父亲母亲》、《那山那人那狗》为代表的分类含混的电影类型建构情感主义的乌托邦世界,或削减或增加现实社会的故事情节,但因重归传统道德致使虚构的人际关系出现既与传统社会相异,又无关于现实的特征。

关 键 词:人际关系 现实逻辑 主观变异 传统道德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G124[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