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耀平[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127

出  处:《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ematology

摘  要:近十年来,关于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普遍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IST)和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使本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儿童极严重再障的5年生存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37%上升到90年代的83%,年龄%20岁重型再障患者10年生存率达73%,21~30岁者达75%,31~40岁者达66%,〉40岁者达47%。以下将分述近年来在这方面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关 键 词: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联合治疗 发病机制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0年生存率 重型再障 免疫抑制剂 5年生存率 

分 类 号:R72[医药卫生—儿科] R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