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秋芳[1] 余刚[1] 张海邻[1] 周晓聪[1] 叶乐平[1] 李锦燕[1] 罗运春[1] 蔡晓红[1] 董琳[1] 李昌崇[1]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省小儿呼吸疾病诊疗研究中心,浙江温州325027
出 处:《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改变,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39例,女26例;年龄4~14岁,平均(7.2±2.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59例(90.8%),咳嗽65例(100%),气促11例(16.9%),喘息9例(13.8%),胸痛8例(12.3%);肺部有阳性体征22例(33.8%),血白细胞正常(41.5%)或轻度增高(44.6%),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红细胞沉降率多有升高;其胸片中最常见(50.8%)表现为肺实质阴影,与肺区域分布相一致,呈均质性、容量减少性阴影,右侧多于左侧,下叶多见;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38例(58.5%);35/47例肺通气功能(74.5%)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改变;纤维支气管镜均见病变部位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多少不等的黏性分泌物附着,也可见段支气管通气不畅、管腔开口狭窄等表现。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47例(72.3%)患儿在住院期间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其余病例出院后门诊随访4~10周内病灶吸收。13例患儿门诊随访6~9个月,查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象3例(23.1%)、单侧肺透亮度增加3例(23.1%)。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和内镜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要重视祛痰剂的使用和呼吸道护理,并重视该病的随访,防治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