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里赞[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194-197,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里赞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度课题"民国时期地方社会纠纷及其裁断"(SC07B03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将清代法以及案件按照现代法划分民刑的方法进行研究或概括虽是法史研究中的固有模式,但对此研究理路并非没有再讨论的余地。无论从清代成文法的规定,或是官箴为代表的法律实践描述以及基层档案对州县审断实践的记载,似均表明有清法律的案件分类或审案程序的制度设计是以"重情与细故(或细事)"相分而非现代法的民刑划分。申论此问题对于如实再现史实以尽可能避免法史研究中的"倒放电影"之弊当有一定意义。
分 类 号:F09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