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取石术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一平[1] 萧荫祺[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91

出  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年第1期1-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摘  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循环往复,螺旋式提升,是提高认识、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对胆囊结石病的治疗,在施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也曾有多方面的探索,如中、西药物溶石、各种物理技术碎石、化学药物灌注、胆囊黏膜的去功能处理,乃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皮胆镜碎石、取石等等都着眼于少用或免用手术截除胆囊及避免手术并发症、后遗症。这些都反映先行者们在诊疗工作和学术上体现的“医为仁术”,关爱生命,体贴病人疾苦的职业道德、责任、精神和强烈愿望。但由于涉及广泛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科学领域的胆石成因的这一根本问题的研究迄今未取得关键性突破,对胆石病的治疗(包括手术)始终囿于对症治疗的范畴,即使技术方法在不断更新,人们的追求和愿望也日益活跃和强烈,但有说服力的实践和可供验证的成果仍然还是医、患双方的热切期待。我们并不认同疾病的治疗(尤其外科)除追求安全、有效以外,还有什么“金标准”(有也只能是有时限性的、发展变化的),而强调更多的是治疗方式的选择即技术方式的应用适应证,它是有理论基础指导的、讲得出道理的,这在不同的病人、病情以至不同的医者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探讨”内所列“保胆取石”的适应证,细想起来也主要是胆囊结石病非手术治疗、随诊观察的适应证(这类病人并不迫切需要采取“取石”的措施),而所列“保胆取石”的禁忌证也主要是外科(OC、LC、MC)治疗的适应证。时至今日,讨论这些问题既不新鲜,也不过时,怎么选择“保胆取石”技术的应用,获得了哪些所期待的结果,经取石后保留下的胆囊处于何种状态,存在什么问题,结石复发的比率究竟有多高等等,结论只能来源于实践,需要有代表性的、实行

关 键 词:保胆取石术 非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病 手术并发症 “金标准” 生物化学 适应证 药物溶石 

分 类 号:R686[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