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若干基础瓶颈问题及数理特征化思路的提出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福元[1,2] 邓凯文[3] 石继连[2] 黄胜[2] 邱云[2] 邹欢[2] 陈锋[2] 周宏灏[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78 [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出  处:《中药材》2009年第1期1-7,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99、30572378);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70410997)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以数理特征化方法解决。方法:根据中药复方药效物质与人体作用的本质,结合中医药学科的属性、特点及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现状及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基础瓶颈问题,提出数理特征化解决方法及思路。结果:中药配伍规律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和充实,形成了以单味中药材为基础,"七情"配伍规律为指导,按君、臣、佐、使组方层次临床遣方用药的完备组方理论。与西药相比,中药为具有自然界原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多成分有机整体,在初生、次生代谢酶系,特别是CYP450家庭酶的作用下合成,进入人体内能被人体以CYP450家庭酶为主的酶系按"网通虹势"规律代谢,并与人体内的初生代谢酶系(受体)按作用定律产生"反治互补"的药理效应,体现多重遗传谱学性特点。以"网通虹势"多重遗传谱学为主线;以"数理特征化"为表达语言;以系统动物指标与数学建模,有效成分辨别技术为核心研究内容;以信息优化处理软件及数据库建设为辅助手段,以获取最优有效成分群组合形式为归缩,建立基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群基础上的中药复方组方技术研究平台。结论: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按中药与人体的作用本质——"网通虹势"多重遗传谱学数理特征化方向展开研究,应建成人体与自然界生物体之间信息交流、动态代谢量变、网络效应、遗传多态作用的普遍规律研究技术平台。

关 键 词:中药学 中药复方 多重遗传 遗传药理学 遗传中药药理学 网通虹势 中药配伍 有效成分群 组方技术 谱学 

分 类 号:R932[医药卫生—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