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旭辉[1] 王玉龙[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期157-160,共4页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基  金: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全球化文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2006zz002)

摘  要: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文章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公民人文精神的充实,公民人文精神的充实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文精神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大学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其内在的品性,更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领导是关键,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前提,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是重点,营造浓厚的人文建设氛围是基础。

关 键 词:和谐社会 高等学校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