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100026 [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210093
出 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07重大课题<中国传播学研究30年通鉴1978-2008>的研究成果
摘 要:如果从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郑北渭教授发表的《公共传播学的研究》算起,2008年,中国传播学30而立。30年来,传播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传播学已从1982年第一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时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的景况,发展到今天年出版研究著作上百部、发表论文2万多篇、研究队伍超过1万人的繁荣景象。当然,中国传播学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低水平重复以及理论创新的匮乏,使较多研究成果难免有学术泡沫的嫌疑。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传播学术研究,积累理论资源,建构学说价值体系和批判性思考,准确评价中国传播学30年来的功过是非,从而促进传播研究由量变转向质变,200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立项了重大课题:《中国传播学研究30年通鉴1978—2008》。该课题从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环境、传播学教育与学科建设、研究领域与相关主题、主要学术活动组织与阵地、研究群体与代表作、跨学科的传播学研究、反思与争鸣等7个方面入手,从已有成就和存在缺憾两个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传播学在中国大陆30年来的发展面貌。本刊选登的3篇论文就是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它们站在研究群体与代表作的角度,从历史文本入手,分析每一阶段中国传播学的成果与缺憾,以求客观地描绘30年来中国传播学的学术进展。
关 键 词:中国传播学 专业化 进程 繁荣 二级学科 传播研究 课题经费 助推器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TP316[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