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禹[1,3] 安芷生[1] Hans W. Linderholm Deliang Chen 宋慧明[1] 蔡秋芳[1] 孙军艳[1] 田华[1,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2]Regional Climate Group,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Gothenburg,40530 Gothenburg,Sweden [3]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系,西安710049 [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2期166-176,共11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4052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0599420,40890051);国家科学技术部项目(编号:2007BAC30B00,2004CB720200,2006CB400503);瑞典科学基金会SIDA资助
摘 要: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现生活树与墓葬古木相衔接,利用树轮宽度重建了这一地区过去2485a以来的年均温度变化序列.这个温度序列所揭示的气候历史表明序列中有4个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1970~2000AD的平均温度.348~413AD出现过一次快速的由寒冷到温暖的气候突变事件,文中称之为"东晋事件".计算表明,高原中东部长时间尺度温度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北地区,同时也响应了北半球的温度变化.在过去2485a里,中国绝大部分朝代的灭亡都与该温度序列的低温时期相对应.此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温度记录相比较,高原中东部在1950年代之后升温幅度更高一些.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812.1[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