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污染对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和感染靶细胞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佽想[1,2] 郭萌[1] 李稻[1] 赵倩[1,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25 [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世界感染杂志》2009年第1期36-36,共1页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摘  要:目的探讨细胞支原体污染对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和靶细胞感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及病毒感染效率。PCR方法扩增支原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以检测培养细胞293T、NIH3T3及32D有无支原体污染。结果支原体抗生素Plasmocin有效清除了培养细胞内及上清中所污染的支原体;通过对细胞支原体的清除明显提高了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在包装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效率。结论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不仅影响了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在包装细胞中的转染,而且严重影响了重组逆转录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效率;Plasmocin是清除细胞支原体污染的理想抗生素。

关 键 词:重组逆转录病毒 支原体污染 细胞感染 靶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重组表达质粒 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效率 

分 类 号:R511[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3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