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季风尾闾区不同类型湖泊表层沉积物花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芳[1,2] 许清海[1,2,3] 李月丛[1,2] 曹现勇[1,2] 王学丽[1,2] 张丽艳[1,2]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 [2]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050016 [3]兰州大学教育部西部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4期479-487,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2003CCA0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1166;40672107);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2005009400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D2008000186);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批准号:06547006-3);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岱海、红碱淖、囫囵淖和对口淖108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花粉组合和花粉浓度特征研究表明,4个湖泊花粉组合均以蒿属、藜科、禾本科和菊科等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松、桦、栎、榆、杨、虎榛子、胡颓子等花粉类型经常出现,较好地反映了地带性植被和湖泊周围植被特征.同一湖泊各采样点花粉组合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66±0.17,0.71±0.11,0.73±0.12和0.67±0.12),表明湖泊花粉沉积前受到湖水的搅匀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岱海湖泊表层沉积物花粉组合差异明显,其次为对口淖、囫囵淖、红碱淖(平均欧氏距离分别为20.09±11.11,11.22±4.51,10.67±4.03和8.44±3.64).4个湖泊湖水搅匀作用、花粉来源途径、流域面积及流域内植被等的差异可能是湖泊内各样点花粉组合差异性不同的原因.湖水深度大于5m的岱海和红碱淖,近岸和浅水区湖水对花粉的再悬浮作用较强,花粉浓度较低,深水区再悬浮作用较弱,汇集作用较强,花粉浓度较高.湖水深度小于5m的囫囵淖和对口淖,湖水对整个湖泊花粉再悬浮和搅匀作用均较强,各样点花粉组合和花粉浓度一致性较好.湖泊样品和入湖河流样品花粉组合对比表明,红碱淖湖泊花粉以风力传播为主.花粉以风力搬运为主的湖泊花粉组合差异较小,河流搬运为主的湖泊花粉组合差异较大.

关 键 词:湖泊花粉 相似系数 欧氏距离 搅匀作用 

分 类 号:Q948[生物学—植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