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风雨15年之标准规范日臻完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年第3期12-15,共4页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ity Infomation

摘  要:如果以1984年美国Connecticut州的Hartford市建造的城市广场City Place作为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栋智能建筑为标志的话,那么,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并不晚。早在1986年,由国家计委与科委共同立项,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的软课题《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已开始立项并进行工作,并在1991年提出报告。同一年,由日本投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工作的北京发展大厦,这个以有明确的高智能性大楼为设计目标的项目,设计工作之后随即投入建造,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的20层建筑被认为是我国的第一栋有明确设计定位的智能大楼。到了80年代后期,国内某些媒体开始出现介绍智能建筑的文章,宣传了建筑"智能化"的概念。中国的智能建筑真正形成规模的发展是在1992年前后,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和鼓励之下,重申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各地兴建了若干开发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一些国际上有关智能建筑的先进产品和品牌己先后进入中国,带来了最新的产品与技术。

关 键 词:智能建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标准规范 智能化办公大楼 风雨 设计工作 建筑设计院 房地产市场 

分 类 号:TU855[建筑科学] TP332[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