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贺州市中医医院消化科,广西贺州542800 [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湖南郴州423000
出 处:《中医研究》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腹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9例因以慢性腹泻伴黏液便或黏液血便为主诉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慢性结肠炎133例(53.41%),溃疡性结肠炎35例(14.06%),大肠癌32例(12.85%),大肠息肉29例(11.65%),肠黏膜正常9例(3.61%),憩室炎5例(2.01%),克隆病2例(1.61%),回肠末端炎2例(1.61%),肠结核1例(0.8%),末端盲肠炎1例(0.8%)。在32例肠癌中青年组12例(37.5%),中老年组20例(62.5%)。249例患者中有240例(96.39%)存在高黏、高凝状态。辨证分型其中脾虚湿困67例(26.91%)、脾肾阳虚56例(22.49%)、肝郁脾虚43例(17.27%)、寒湿困脾39例(15.66%)、气阴两虚18例(7.23%)、肝气郁结13例(5.22%)、脾气亏虚8例(3.21%)、脾胃湿热5例(2.01%)。结论:慢性腹泻患者血液流变学普遍存在高黏、高凝的"瘀血"状态;中医证型以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困脾4型为主,主要体现以"虚"和"湿"为特性。结肠镜检查是探明慢性腹泻病因的主要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省时的优点,并能早期发现如绒毛状腺瘤等癌前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并为镜下治疗或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 键 词:慢性腹泻/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结肠镜检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