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平[1] 唐雁超[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5,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中国的秘密教门源远流长,并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备受瞩目。秘密教门本质上是民间宗教,后来由于官方正统思想的敌视和明清法令的禁止,不得不转入地下,成为秘密教门。晚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多秘密教门开始转型,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结社性质日益显著。民国以后,秘密教门进入了新的会道门时期,政府在法律上承认了集会结社和宗教信仰自由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并力图将宗教、结社活动纳入政府管理之下。同时,由于民国初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会道门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 键 词:秘密教门 会道门 政令法律 

分 类 号:D635[政治法律—政治学] B9[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