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31^+/CD42^-内皮微颗粒变化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英华[1] 罗云[1] 冯波[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120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09年第3期206-206,共1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其中内皮损伤是其中心环节,因此及时评估内皮细胞功能对预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内皮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或自身发生凋亡时,能分泌一种膜性小囊泡,直径小于1.5um,简称为内皮微颗粒(EMP)。检测血浆中EMP的水平有可能成为评估内皮功能的良好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EM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2型糖尿病 内皮微颗粒 

分 类 号:R587.1[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