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杏艳[1] 马红翠[1] 樊耀亭[1] 侯红卫[1] 陈景润[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5期648-654,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708407和2009CB220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610001和20871106);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070459007);教育部郑州大学"211"工程资助项目
摘 要:以玉米秸秆发酵生物产氢为目标,在考察小熊猫粪产氢特性基础上,在批式实验条件下系统考察了预处理方法对底物糖化效率和发酵产氢的影响,并在5LCSABR反应器中完成了秸秆发酵产氢的验证实验.研究表明:以7.5g/kg微贮剂糖化水解秸秆最有效,秸秆经预处理后可溶性糖和乳酸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212mg/g-TS和21mg/g-TS;在最佳发酵产氢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累积氢产量、产氢速率和氢浓度分别为176mL/g-TS,14.5mL/g-TS.h-1和57.2%.反应器中主要的液相发酵副产物为丁酸、乙酸和乙醇(丁醇),没有检测到甲烷气体存在.在最佳的产氢周期,ORP值维持在-445^-455mV的较低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底物的生物预处理在秸秆的发酵产氢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