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宁方波[1] 黄琦[2] 

机构地区:[1]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71000 [2]泰山学院教育系,271000

出  处:《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年第9期157-159,共3页China Health Care Nutrtion

摘  要: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又称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一百多年前Lidell在栓塞性卒中后24-48小时看到梗死区内有出血,称之为“红色软化”,并描述了它的病理改变。直至1951年Fisher等提出了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这一术语。临床上眦并非少见,且病死率较高。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对其认识也日益加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和抗凝治疗的评价与争论,更引起了人们对HI的重视。

关 键 词:出血性脑梗死 发病机制 治疗 

分 类 号:R722.1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