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舒涛[1] 李国栋[1] 邱剑锋[1] 李春花[1] 赖漪[1] 袁亮[1] 曲牟文[1] 洪子夫[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53
出 处:《新中医》2009年第4期90-91,共2页New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注药埋线法治疗痔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药埋线法治疗,对照组用吲哚美辛栓治疗。采用疼痛视觉(VAS)评估表评估术后1h、2h、6h、12h、24h、72h及术后第4天、第7天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对其他止痛药物和方法的需求量,及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h、12h、24h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4例患者使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均为1次(25~50mg);对照组10例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1例先后共给药5次,1例先后共给药3次,3例先后共给药2次,5例先后给药1次。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8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心慌等。结论:穴位注药埋线法治疗痔术后疼痛疗效确切,能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少,且该法临床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人力、物力,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