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观测与卫星资料得到的地转流和谱分析研究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海流的变化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耀初[1] 廖光洪[1] 王惠群[1] 楼如云[1] 陈洪[1] 

机构地区:[1]卫星海洋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9年第3期370-381,共12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600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B21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2014007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编号:KLOCAW0802)资助

摘  要:基于自2002年3月17日至4月15日在锚定测流站平均位置(20°49′57″N,120°48′12″E)处观测海流,在吕宋海峡从卫星绝对地形导出的地转流(简称为卫星地转流)以及采用最大熵方法作谱分析,研究了吕宋海峡海流的结构和变化.在锚定测流站处亚潮流表明,当水深增大时,流速减少,流向则以反气旋方向旋转.这揭示在上层海流向南海进入,而在中层南海水向太平洋流出.在吕宋海峡海流的垂直结构充分地显示吕宋海峡的三明治结构,虽然在海底附近水层并未进行观测.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以下显著的谱峰周期:(ⅰ)在垂向方向上潮流变化;(ⅱ)在200和500m处,对于频率f>0和f<0的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4~6d,而在800m处只在f>0情况下存在上述周期;(ⅲ)在200,500和800m处,对于f>0和f<0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2~3d.上述结果揭示吕宋海峡海流自表层至800m整个水体都存在显著的天气尺度的变化.从观测流和水文与卫星观测都揭示在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并不存在黑潮流套.

关 键 词:2002年春季海流观测 吕宋海峡海流 谱分析 最大熵方法 潮流和天气的变化 卫星地转流 三明治结构 黑潮流套 

分 类 号:P731.21[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