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共识何以可能——解释学视域中的共识观探微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东[1]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00-103,共4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04XZX007

摘  要:共识是指多元主体形成的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它以差异为前提,是人们积极建构的结果,具有历史性、变化性、公共性、主体间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哲学史中的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批判解释学、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对如何形成共识都作出不同解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共识是主体间以理解为取向的精神交往活动,是理解之主体间性的整合形态,是意义的规范结构。

关 键 词:解释学 理解 共识 交往实践 

分 类 号:B089.2[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