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宝燕[1] 罗碧丹[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百色533000

出  处:《中国针灸》2010年第S1期104-105,共2页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摘  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采用小针刀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n=32,采用药物加针灸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0.0%(28/35),对照组为68.8%(22/32),观察组疗效明显比药物组好(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药物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明显比药物组低(P<0.05,P<0.01)。结论:通过抑制TNF-αI、L-6介导的炎性反应,缓解头痛症状,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机制之一。

关 键 词:颈源性头痛 TNF-Α IL-6 针刀 

分 类 号:R246.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