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哈地区硝酸盐巨量富集特征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文胜[1] Michalski G. 魏乐军[3] 王凡 蔡克勤[1] 桑少杰[4] 邱斌[4] 付强[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2]Department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IN.,USA [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昌吉831100

出  处:《矿床地质》2010年第S1期437-438,共2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62)的资助

摘  要:吐-哈地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硝酸盐巨量堆积分布区,蕴藏有超大型钠硝石矿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硝酸盐型盐湖或干盐湖(郑喜玉等,1995),已发现库姆塔格、大南湖、西戈壁、裤子山、大洼地、乌宗布拉克等许多硝酸盐矿床(蔡克勤等,1992;高月珍,1993;葛文胜等,2007;李博昀等,2005;刘国庆等,2005),在区域上已构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硝酸盐成矿区带。

关 键 词:硝酸盐矿床 机制探讨 富集特征 干盐湖 新疆 光化学反应 钠硝石矿床 光化学作用 成矿区带 沙漠 

分 类 号:P619.21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