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以邦铺、多不杂斑岩型矿床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玉[1] 温春齐[1] 周雄[1,2] 费光春[1] 霍艳[1] 李丹[1] 宁墨奂[1] 何阳阳[1] 肖剑波[1]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矿床地质》2010年第S1期557-558,共2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1A04);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11013);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SZD0407)的共同资助

摘  要:班公湖-怒江构造成矿带有可能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班怒斑岩铜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区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矿区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其成矿构造环境,显示他们具某些差异,表明他们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

关 键 词:含矿斑岩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微量元素特征 成矿构造环境 微量元素含量 矿区 西藏 构造成矿带 花岗闪长斑岩 图解 

分 类 号:P618.4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